在专利申请流程中,审查环节极为关键。其核心目的在于严格确认专利具备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在专利审查的范畴内,常常会提及“预审”与“优审”这两个概念。那么,它们二者究竟存在哪些差异呢?各自又有怎样的优势与劣势?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又该依据何种标准来做出恰当的选择呢?
专利预审
专利预审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快速预审,指各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符合相应产业要求的企业等提供专利申请预先审查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申请进行加快审查。
优点在于可以加快专利申请的审查进程,缩短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快速预审通常适用于那些技术更新迅速、市场需求迫切的产业领域,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这对于那些希望快速获得专利保护、抢占市场先机的创新主体来说是极为有利的。此外,快速预审过程通常会提供详细的审查意见,有助于申请人改进专利申请文件,提高专利申请质量。但快速预审通常只针对特定的产业领域或地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专利申请。
快速预审申请流程图
优先审查
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据申请人的请求或依职权对符合条件的专利申请,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2017)(局令第76号)为专利申请提供优先审查。
优先审查注重审查的质量和深度。在优先审查的过程中,审查员会对专利申请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审查,确保通过优先审查获得的专利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创新性。优先审查通常适用于那些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专利的质量和稳定性,但审查周期可能会相对较长。
两者区别
申请材料(表格内加一行,申请材料)
1.预审:
1)专利申请文件:申请文件必须为XML格式,应在CPC客户端制作XML格式文件,并导出案卷压缩包;
2)专利申请快速预审服务申请表;
3)专利申请快速预审服务承诺书;
4)其他相关文献材料。
2.优先审查:
1)专利申请优先审查请求书(2份);
2)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信息材料和相关证明文件1份;
3)全体申请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等)1份;
4)全体委托人签名的委托书1份;
5)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
6)发明专利:需提供受理通知书和实审通知书复印件1份;
7)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需提供受理通知书和申请费缴费收据复印件1份。
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领域
重点来了,什么样的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受理?
(1)按照专利合作条约(PCT)提出的专利国际申请;
(2)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国际申请;
(3)根据《专利法》第九条第一款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所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
(4)分案申请;
(5)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条所规定的需要进行保密审查的申请;
(6)存在低质量、非正常申请的问题;
(7)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
(8)已经通过普通渠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过的专利申请;
(9)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个人发明人可以提交预审材料吗?
不可以,只有符合当地对于产业领域的要求,且注册或登记地在本地区,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才能申请,个人发明人不能提交预审备案。
知识产权顾问
扫一扫
资讯抢先了解
在线顾问
1官方公众号
接收订单动态
商标进度查询
风险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