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为人解答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巨头PK,谁将是最大专利赢家?本文中,笔者将对IBM、谷歌和百度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专利布局情况展开分析。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然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人工智能和医疗之间的结合,IBM公司的Watson可谓鼻祖。自2011年2月Watson在《危险地带》智力抢答游戏中一战成名后,同年8月其便开始应用于医疗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IBM成立了Watson Health部门,专门用以聚焦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的成果,2015年更是一口气并购了4家医疗数据公司,使得Watson Health的实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8月,IBM与杭州认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宣布Watson进入中国。
在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各大IT巨头是否也手持专利"宝剑"提前进行了布局?从2010年以来该领域中国专利申请情况看,IBM、谷歌和百度的表现非常抢眼。
IBM:布局抢先抓重点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对于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有与医院管理、诊疗过程息息相关的虚拟助理、医学影像、急救室等,也有促进治疗和药物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挖掘、可穿戴设备等,甚至还与营养学、健康管理等息息相关。
在医疗领域颇有建树的IBM Watson在中国相关领域的专利布局上,首先开始的是其最擅长的虚拟助理和生物技术。2016年,IBM Watson进入中国的一个"大动作",就是在国内21家医院使用Watson肿瘤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参考了大量的癌症临床知识、分子和基因组数据、癌症病例历史信息,经过"人工学习"后,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方案。而IBM在中国的相关专利申请时间大多集中在2010年至2014年之间,近3年专利申请非常少,且一半以上都是PCT专利申请:除去公开性滞后等原因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IBM在中国布局的专利都是比较重要的专利技术。
百度:起步较晚来势猛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百度。
2014年5月,被称为"谷歌大脑之父"的吴恩达加盟百度,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大脑"计划,外界认为这是百度为了紧抓人工智能这根"救命稻草",以期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近几年,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专利布局都"来势汹汹"。而医疗作为百度的另一王牌,虽然其过去一直尝试各种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但始终没有找到最佳方向,似乎有点"形式大于内容"的无力感。
但这一情况在2016年下半年有所突破。百度人工智能计划的第一个产品--"百度医疗大脑"成功落地,进一步显示了百度将人工智能和医疗结合的意图。2016年2月,百度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对医疗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集中优势资源,将医疗业务的重点布局在人工智能领域,以便更好地适应医疗行业新发展。从目前百度在此领域的专利申请来看,2014年之前其几乎没有提交过专利申请,大多数专利申请集中在2014年和2015年。与IBM不同,百度除了在虚拟助理领域开展专利布局外,在可穿戴设备和营养学领域也提交了一些专利申请。
谷歌:通过并购增实力
此外,谷歌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也颇为活跃。
2016年,谷歌的AlphaGo与李世石的围棋对弈中,李世石的惨败经历,让谷歌的人工智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人工智能领域,谷歌无疑走在世界前列,不过细分到医疗领域,至少从目前在中国提交专利申请的情况看,谷歌公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技术上,相较于IBM和百度,其专利申请状况较为薄弱。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谷歌通过一系列专利收购逐步扩充了医疗领域的专利实力,并通过吸纳深度学习技术的发明者,横跨游戏开发、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天才"人物,不断扩大自身人才优势,毕竟医疗作为人工智能生态中应用层面的范畴,终究还是绕不开核心技术。在中国医疗人工智能领域,谷歌提交的专利申请相对较少,其中2015年至2016年提交的专利申请居多,涉及技术大部分为大数据的虚拟助理和可穿戴设备等,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思路。
文章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知识产权顾问
扫一扫
资讯抢先了解
在线顾问
1官方公众号
接收订单动态
商标进度查询
风险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