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为人解答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做电商行业的朋友都知道,一个好商标能让店铺起步快人一步。但商标注册周期长、成功率低,不少人选择直接购买现成商标。可看似省时省力,实则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商标购买那些必须避开的陷阱,都是实打实的经验之谈。
商标状态藏猫腻,付款前必查清
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案例,朋友想开一家线上美妆店,看上一个名字既好听又响亮的商标,卖家要价才8000,而且声称“手续齐全、马上过户、所有费用全包”,于是她就把钱给卖家打过去了,连协议都没有签署。
结果我在商标局官网一查,这商标三个月前就因未续展被注销了,赶紧让朋友去找卖家退款维权。
这种 “幽灵商标” 在二手市场并不少见,新手很容易被低价诱惑栽跟头,日后在交易前一定要记住查商标状态的关键点:
√ 看有效期:商标注册有效期是10年,临近到期的商标要确认卖家已办理续展,否则买回去没几天就得花钱续展,逾期未续展的商标会直接失效。
√ 查权利瑕疵:登录路标网,输入商标名称或注册号,仔细看 “流程状态”。如果显示 “异议中”“无效宣告中”,说明商标权利不稳定,哪怕买过来也可能随时被撤销。
√ 问许可情况:有些商标被卖家许可给多家店铺使用,却没在商标局备案。这种情况下,就算完成转让,你也无法阻止其他店铺继续使用该商标,如果是普通许可还好,起码自己还可以用,如果是独占许可,等于白花钱。
类别匹配有陷阱,别为 “好听” 交智商税
从事这行这么久,我见过太多人买商标只看名字够不够响亮、好不好听,却忽略了最关键的 “类别匹配”。
之前代理过一个客户,是做女装的,花5万块买了个商标,到手才发现商标核定类别是 “服装定制”,而她卖的成衣属于25类,最后店铺因为商标类别不符被投诉侵权。
这里要提醒各位老板,电商选商标,核心类别必须精准匹配。比如卖零食的要选30类(咖啡、糖果等),做直播带货的得看35类(广告、替他人推销),卖家具的重点看20类。别被卖家忽悠 “这个名字百搭”,类别不对,再好听的商标也用不了。
另外,要注意商标的 “群组细分”。同样是25类服装,“童装” 和 “体操服” 属于不同群组,如果你主打童装,就必须确认商标在2501群组(衣物)中有核准商品。买前最好把自己的商品/服务列出来,对着《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分类)一条条核对。
转让流程不规范,到手商标 “打水漂”
您也不要觉得“转让”了就万事无忧了,我就见过这样一种骗局,卖家只给了份手写转让协议,说 “私下签了就有效”。结果半年过去,商标还在卖家名下,对方电话都不接了,这就是典型的没走正规转让流程惹的祸。
正规商标转让必须经过商标局核准,流程是:
√ 买卖双方签订《商标转让协议》,明确转让费、违约责任等细节(建议找律师审合同,别用网上下载的模板);
√ 共同向商标局提交《转让申请》,需要双方营业执照复印件(个人商标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 商标局审核通过后会下发《商标转让证明》,此时商标权才真正转移。
特别提醒:未经过商标局核准的转让,哪怕付了钱也不算数。有些卖家以 “加急过户” 为噱头,让你先打款再办手续,这时候一定要留个心眼,最好通过第三方平台交易,等商标局官网显示 “转让完成” 再付尾款。
隐性成本要算清,别只看标价很低
买商标不是付完转让费就万事大吉,这些隐性成本要提前算:
√ 商标变更费:如果商标注册人地址、名称有过变更但未备案,转让前需要先办理变更,需付官费加代理费。
√ 补证费:若原商标注册证丢失,得补办后才能转让。
√ 维权成本:如果买到的商标之前有侵权纠纷未解决,接手后可能面临诉讼,这笔账更得提前查清。
写在最后
最后,并不是说商标交易不可信,也不是让大家不要去买商标,而是劝各位老板,买商标时宁愿多花三天查细节,也别为省时间踩大坑。如果自己拿不准,找个靠谱的商标代理机构,花点咨询费能避免后期更大的损失。
毕竟,稳稳当当把生意做起来,才是咱们的终极目标。
创业初期,想要买个好标,又怕被骗?来猪八戒数字市场,海量商标资源等您选择,如果您不知道您的产品应该选择哪个商标类别,八戒知识产权顾问也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知识产权顾问
扫一扫
资讯抢先了解
在线顾问
1官方公众号
接收订单动态
商标进度查询
风险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