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为人解答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最近和几个搞电商的朋友喝茶聊天,发现大家最头疼的不是流量不是选品,而是商标注册。有人辛苦运营半年的品牌被抢注,有人因为商标类别漏注册,被竞争对手投诉到店铺限流……
今天小编就结合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聊聊入驻电商平台必须搞清楚的商标注册逻辑。
图片来源:爱设计
35类商标:电商的生存“底线”
35 类商标是电商行业的核心类别,没有之一。
这个类别涵盖了 “广告宣传”“替他人推销”“商业管理和组织咨询” 等服务,说白了,只要你在电商平台上卖东西、做推广,就必然会用到 35 类商标。
为什么说它是生存底线?
品牌保护:防止他人用你的品牌名开分店、做推广(比如 “XX旗舰店”“XX优选”);
平台合规:很多电商平台入驻时会要求提供 35 类商标,否则连店铺名都没法用;
市场竞争:如果你没注册,竞争对手可能用你的品牌名打广告,抢你的客户。
图片来源:爱设计
9类商标:APP、小程序“入场券”
随着网点的不断扩大,通常到最后店主们都会开始做自己的 APP 或小程序,这时候9类商标(0901)就成了必选项,包括 “计算机软件”“手机应用程序”“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等。
敲黑板:哪怕你现在没打算做APP,也建议先注册 9 类商标。毕竟电商行业变化太快,提前布局才能避免被动。
42类商标:技术类电商的 “护城河”
如果你涉及网站开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业务,一定要重视42类商标,涵盖 “计算机编程”“软件设计”“信息技术咨询” 等服务。
其他相关类别
除了上面三个核心类别,还有一些和业务强相关的 “周边类别” 需要考虑:
39 类(物流配送):如果你有自建仓储或物流服务,比如 “XX 直送”,就需要注册这个类别;
38 类(社交媒体):如果品牌名用于抖音、快手等账号运营,记得注册 “电视广播”“信息传送” 相关服务;
产品对应类别:卖服装就注册 25 类,卖食品就注册 29-31 类,卖电子产品就注册 9 类(产品本身)+35 类(销售服务)。
图片来源:路标网截图
商标注册避坑指南
商标查询:先在路标网(https://www.chatm.com/)查询是否有近似商标,这一步能过滤掉 80% 的风险;
材料准备:公司注册需要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个人注册需要个体户执照+身份证;委托三方代理机构代理申请,需要签署委托协议。
提交申请:可以自己网上提交(官费 270 元 / 类),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费用 500-1000 元),小白建议委托代理机构,一来避免材料准备出错,二来有专业的人员可以协助进行风险规避;
(PS:如果您有需求,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联系我们专业顾问。)
审查流程:
①形式审查:商标局对申请文件完整性、格式规范性进行审核,通过后下发《受理通知书》。
②实质审查:审查商标是否违反禁用条款、是否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等。若通过,进入公告期;若驳回,下发《驳回通知书》。
公告与注册:
①初步审定公告(3个月):通过实质审查的商标在《商标公告》上公示,期间无人提出异议则核准注册。
②注册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颁发《商标注册证》,商标正式生效,有效期10年。
总结
做电商就像盖房子,商标就是地基。你可能觉得 “我刚起步,等做大了再注册”,但现实是,等你做大了,商标早被别人抢注了。
如果你正在准备入驻电商平台,或者已经遇到商标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专业的商标顾问~
知识产权顾问
扫一扫
资讯抢先了解
在线顾问
1官方公众号
接收订单动态
商标进度查询
风险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