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为5153242人解答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负责人撤回之前表态,卫生垫商标曝光,网友很快就能用上雷总生产的巨能吸卫生巾了吗?
3·15曝光,卫生巾质量问题再引众怒
刚刚过去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用废料翻新的手段生产劣质卫生巾和纸尿裤的乱象,引发网友关注与讨论。
调查显示,有不良企业通过收购卫生巾、纸尿裤生产线的残次品和下脚料(采购价260-1400元/吨),将本应销毁的废料重新分拣包装后流入市场。暗访画面中,生产车间堆积如山的卫生巾废料与流水线上的二次加工形成强烈反差。更令人震惊的是,被曝光企业直至3月17日仍在连夜生产,厂区囤积的废旧原料已达四五百吨。
这并非卫生巾行业首次遭遇信任危机。早在数月前,多个知名品牌就因“缩水门”事件引发争议——有消费者实测发现,市面多数卫生巾实际长度较标注尺寸缩水1-2厘米。随后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质量投诉,从吸水性能不达标到材质刺激皮肤等问题层出不穷。
卫生巾暴雷,小米两次“躺枪”上热搜
在卫生巾企业两次出现重大信任危机之时,有一家企业却连续两次“躺枪”登上热搜,那就是小米。
早在几个月前首次爆发卫生巾质量问题时,就有大量网友在雷军和小米相关官方账号下许愿,希望小米能开发卫生巾产品。有好事的网友,为小米的这款“新产品”规划了相关功能特性,甚至还有人拍摄了相关的产品广告。大家连卫生巾的名字都想好了,叫“小米巨能吸”。不过,尽管网友兴致高昂,但小米似乎不为所动。事后,小米生态链负责人陈波在微博表示:“卫生巾真的做不了,大家可以许愿家用电器类产品。”
原以为小米卫生巾就此打住,没曾想今年的3·15晚会再次曝光卫生巾等产品更严重的质量问题之后,雷军和小米等微博下再次成为女性网友的许愿池。虽然小仍未就此做出回应,但近期小米一件商标信息似乎泄露了天机。有媒体查询到,早在2020年9月,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开始申请“小米”商标的卫生护垫,已完成注册。
小编也通过查询发现,该商标确实存在,是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2020年9月23日发起注册申请,注册公告日期为2023年6月14日,专用权期为十年。更有意思的是,有网友很快发现,陈波之前否认生产卫生巾的微博,已悄然删除。有网友在其另外一条微博下问道:不做卫生巾的微博删了,是有希望了吗?
小米卫生巾真要来了吗?知识产权专家这样说
小米真的要顺应网友的需求,开始生产卫生巾产品了吗?其实也未必。
据猪八戒网知识产权顾问聂女士分析,小米的卫生护垫商标申请日期为2020年,远早于网友在官方账号许愿的时间。“企业提前注册非主营类目商标属于常规操作。头部品牌通常采用防御性注册策略:既防止他人抢注衍生品类,也为未来业务拓展预留空间。”对于小米来说,其商标布局涵盖从智能家电到日用品的45个大类,卫生护垫注册恰在系统保护框架内。
不过,聂女士同时指出,企业注册防御型商标时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以规避法律风险并实现有效保护:
1.避免商标的“撤三”风险。企业要注重留存使用证据防御商标需提供真实、公开、有效的使用证据(如销售合同、发票、广告宣传材料),证明在指定类别上的实际使用,避免因连续三年未使用被撤销。例如,可授权他人使用并备案,使用证据可共享。
2.要把握好品牌与防御型商标的关系。注册过多近似商标可能导致主品牌辨识度下降,需平衡保护范围与品牌核心价值。同时,防御商标需与主营业务或发展规划相关,避免被认定为“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注册”,很多时候还要证明合理需求。
3.要加强商标管理。比如,注册信息变更(如地址、法人)需及时更新,避免错过官方通知导致商标被撤销。商标有效期10年,需提前办理续展,逾期6个月宽展期费用翻倍。
聂女士建议,企业可委托专业代理机构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商标检索、类别规划及证据管理,降低驳回风险。同时,定期监测与维权建立商标数据库,监控近似商标申请,及时提出异议或无效宣告。
商标是企业发展业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仅从商标还很难判断小米是否会进军卫生巾领域。值得玩味的是,小米生态链已涵盖毛巾、牙刷等个护产品,形成“科技+日用品”的混搭布局。陈波删除“不做卫生巾”表态,或为未来战略留有余地——既可能是防御性商标管理的常规操作,也不排除试水新领域的可能。
小米会做卫生巾吗?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大家有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可以私信免费咨询猪八戒网知识产权顾问。
知识产权顾问
扫一扫
资讯抢先了解
在线顾问
1官方公众号
接收订单动态
商标进度查询
风险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