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为人解答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对此,我国企业要努力掌握核心专利标准,对关键技术在相应目标市场申请专利并迅速布局,推动专利尽快走出去
无人驾驶技术是当前全球汽车行业、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行业的研究热点。在国内,以百度为代表的企业已经把无人驾驶带入了公众视野。
今年7月,百度与金龙客车推出的阿波龙成为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11月,百度Apollo又和一汽红旗发布L4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量产计划,预计2019年小批量下线示范运行,2020年大批量投放更多城市运营。
腾讯、阿里、广汽、北汽等也在积极部署和研发。初创公司中,蔚来科技、地平线机器人、纵目科技等企业都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然而,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下却有隐忧。近日,官方和北京国知专利预警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自动驾驶产业专利分析评议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4月1日,在核心专利领域,我国企业从数量到质量都落后于美国、日本企业,而且专利布局高度集中在国内,对海外市场关注不够。自动驾驶全球赛场上,中国还需努力。
专利多为实用新型
自动驾驶包含两个概念,即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美国国内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将自动驾驶分为5个等级,0级:由驾驶员驾驶;l级:具备 1种以上自动化控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系统ACC等;2级:以汽车为主体执行多种操作功能;3级:当以汽车为主体的驾驶行不通时可指示驾驶员切换为手动驾驶;4级:完全可以无人驾驶。
从定义可以看出,自动驾驶技术综合复杂,涉及感知、V2I/V2V通信、导航、决策、执行控制、车辆动力学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突破性的创新技术。
以感知技术为例,它就像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决定了其对周边环境的认知。从专利申请来源国的角度分析,环境感知传感器专利申请来源国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美国、德国、韩国这5个国内,日本以32%的占比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感知技术来源国,中国以24%居第2位,美国和德国分别居第3位和第4位。日本、中国、美国、德国占据了全球感知技术来源国申请量的84%。
从专利申请目标国的角度分析,专利申请目标国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美国、德国、欧洲这5个国内和地区。日本以27%的占比居第一位,中国以21%居第二位,美国以17%居第三位,德国以9%居第四位。日本、中国、美国、德国占据了全球感知技术目标国申请量的74%。
“从专利申请量来源国与目标国的分布来看,日本主导优势明显。”官方官方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光学器件一室主任陈旭红介绍,中国的专利数量虽然也较多,但其中实用新型的数量较多,在技术实力上相较日本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包括丰田、日产在内的日本汽车制造厂商对汽车传感器的高度重视和本身所具有的现代电子工业基础,共同成就了日本在全球汽车传感器应用专利的领先地位。
“从毫米波雷达感知技术看,日本是重要的技术产出国,虽然我国有两所高校进入前十位申请人行列,但高校显然不具备在市场上进行技术转化的能力。”陈旭红分析说,“机器视觉感知技术方面,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的Mobileye公司占据了重要地位,国内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保护力度乏善可陈”。
更关键的是,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知识产权质量也逊色不少。“专利的被引用次数直接说明专利的重要程度。”陈旭红说,以视觉传感器为例,全球专利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申请人是Mobileye(561次)、三菱(325次)、德尔福(246次)等,没有中国企业。
对外技术产出较少
在更为核心的无人驾驶领域,中国企业也略微落后。据陈旭红团队统计,全球无人驾驶专利在2012年开始呈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以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介入无人驾驶领域,并同时申请了大量专利,其他传统汽车企业也随即增大了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研究。以谷歌为代表,美国在无人驾驶专利领域的优势明显,不仅申请量最大,全球布局相对均衡,而且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对于中国市场的申请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内。
德国、欧洲、日本、韩国同样重视对外技术产出。截至2016年4月1日,无人驾驶专利的全球前十大申请人中,谷歌排名第一,紧接着是传统车企和供应商,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对比强烈的是,中国的技术产出不仅总量少,而且全球布局非常欠缺,在其他国内几乎没有专利申请,中国的企业在无人驾驶领域尚欠缺全球布局的意识。”陈旭红说。
在辅助驾驶决策控制技术方面也是如此。从技术来源和技术流向来看,日本是辅助驾驶决策控制技术最大的技术来源国,不仅在本国布局,在美国、德国和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均很大,尤其以美国为重,这反映了日本申请人对美国市场的重视。相比之下,中国申请人的辅助驾驶决策控制技术专利申请基本在本国市场,几乎没有在国外布局。
陈旭红建议,中国企业应该改变专利运用手段不够娴熟、比较单一的现状,积极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布局模式和策略,做到产品未动、专利先行,在产品上市前后,对关键技术在相应目标市场申请专利并迅速进行专利布局。
导航技术具备潜力
要实现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导航技术是另一个关键。基于高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汽车导航系统涉及3个重要方面:高精度地图、路径规划和定位。在这些细分领域,日本全面领先,但中国也有机会。
从导航技术整体的专利申请态势看,中国起步较晚,日本是最大的专利申请来源地和目的地,其来源地申请和目的地申请的申请量超过美国、中国、韩国、欧洲等国内和地区的总和。美国和中国来源地申请和目的地申请的申请量分列第二、三位。
对于高精度地图技术,在中国申请的13件专利中,有6件是国外公司在中国提交的,由中国公司或高校提出的专利申请仅有7件,国内的公司在高精度地图领域中基本还没有开展专利布局。
对于路径规划技术,日本是最大的技术来源国,并且全球布局均衡,非常重视美国、欧洲、中国等海外市场。排名前10的申请人中,有9个都是日本公司,排名前3位的爱信艾达、丰田、电装都是日本丰田集团的子公司,注重汽车配件以及整车的研发,体现出日本在此领域的强大实力。
对于定位技术,其发展与硬件的发展息息相关,日本目前占据优势地位。“不过,中国拥有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先进的通信网络研发企业,因此定位技术具有优良的研发基础。”陈旭红表示,“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会,掌握核心专利标准,追赶全球先进的定位技术”。
导航技术专利统计表明,美国和中国的目的地申请量高于来源地申请量,反映出美国、中国两国的导航市场被各国申请人重视且积极进行专利布局,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文章来源于:人民网
知识产权顾问
扫一扫
资讯抢先了解
在线顾问
1官方公众号
接收订单动态
商标进度查询
风险动态监测